近江夏帆其实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她从有记忆以来就在孤儿院里长大,日子虽然过得很朴素,但是有孤儿院的大家在,她也不觉得孤单。在孤儿院里她最喜欢的就是姐姐了——说是姐姐,其实只是编号靠前才被默认“年长”。
姐姐非常优秀,尽管她只是个孩子,也知道姐姐有多么聪明可爱,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孩子们也一样,他们羡慕着、宠爱着姐姐,想要成为像姐姐那样的人——她也一样。
可是,有一天,姐姐从楼上摔下去了,然后再也不像以前那么优秀。她以为等姐姐的病好了,就能够变回原样,没想到姐姐突然不见了。老师们并没有伤心,而是愤怒又焦躁,看着她和其他孩子的时候,满眼都是失望,连每天的教学都变得敷衍起来,没精打采。
就算她学得再努力,老师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心情很好地看着她。
后来她想,老师会那样看着她,只是因为有姐姐在,她不过是顺带的。
姐姐消失后,她能做的也只是待在孤儿院里,想着说不定哪一天姐姐就会回来。不过认真想想,姐姐即使回来了,也不会是她的功劳,因为自始至终,她们都没有交流过。
那个骄傲、优秀、堪称完美的姐姐,有正眼看过她吗?不知道,也许没有吧?
大概过了半年,她的生活忽然变得面目全非:穿着制服的警察冲进来,逮捕了老师和院长,他们的档案被翻出来调查,送到别的孤儿院里,而她被查出了原来的家庭。
是的,原来的。她并非孤儿,而是幼时被偷走卖给孤儿院的孩子。
真正的父母将她接回了家,在那里有一个女孩子等着她——原来她有双胞胎姐姐,真正的、属于她的姐姐,市村春奈。她很高兴,在她心里,“姐姐”的认知远超过了“父母”。
父母非常疼爱她,因为觉得她在孤儿院里吃了很多苦,连同原本属于市村春奈的那一份,也倾斜到了她的身上。在那个都还是孩子的年纪,市村春奈会嫉妒她,理所当然。
市村春奈开始了拙劣的反击,至少在她看来很拙劣。抢走她喜欢的食物、玩具,用各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可是这只会让父母感到厌烦啊——孤儿院里的孩子都知道。
曾经有刚来的孩子对姐姐这么做,老师们都很生气,那个时候姐姐是怎么做的?她一边回忆着,一边按照姐姐的做法对待着市村春奈:平静地接受,在下一次市村春奈动手前,就将她想要的东西给她,重点是不让身为“老师”的父母发现,不让市村春奈被责备。
当时的那个孩子,次数一多就知道姐姐尽管不说,也是在对他好,再也没那么做过。只是她没有想过,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效果不同,不同的人对此的感观也不同。
说得直白点,就是孤儿院的孩子很有自知之明。想被老师表扬、从老师那里得到好处,就得表现得出色优秀,在那里,“有付出才有回报”意外的是每个人都奉行的真理。
正因如此,当有人对他们好时,他们只会感激——市村春奈却不一样。因为是父母,所以对她好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妹妹抢走了父母的疼爱,所以把这份疼爱还给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同时做法也不同:姐姐是真的对那个孩子好,她只是在学着姐姐,表现出来就带了一些生硬和不自然。落进市村春奈眼中,就成了害怕的表现——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指使、嘲笑、责骂……甚至变成了威胁,然而这些都是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发生的,表面上她们是再亲近不过的姐妹——事实上近江夏帆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市村春奈经常抢她的东西、说些不好的话,也没有动手打过她啊,而且平时对她也不错,她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
到了高中,由于父母离婚,姐妹两人也分开,各自念一所高中,说是关系很好的每天交流,其实只是她啰啰嗦嗦习以为常地跟市村春奈汇报自己的情况。
刚开学的时候她还处在茫然中,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离婚,在她看来父母平时相处得很融洽,不可能离婚的才对。就在她茫然的那段时间里,她被班级同学排斥了:“不合群”、“老是在走神”、“对人爱理不理”……诸如此类的理由太多,等到她回过神来,已经来不及了。
被使唤、因为做得不好被责骂,到后来直接动手。那些人似乎很喜欢看到她慌乱害怕的样子,做的事也越来越过分,母亲离婚后忙于工作,时常深夜才回来,她也不想给母亲添麻烦,都是自己默默忍受下来。她躲在厕所里哭,后来因为险些被人发现,就去了没人的化学教室里。
就是在那里,她被化学老师发现。他耐心地开导她、鼓励她,而她就这么喜欢上了他。
所以,那个时候,她其实是被市村春奈失手推下楼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