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发明不出来枪,就算他懂得全部的工艺流程在这个时代他也造不出来枪,他用以轰杀李延福的是火器,但却十分的简陋。他却知道火药是如何配制的,利用火药的爆炸力将铁钉轰出去,远比造一只手枪要简单的多。
李延福死了,刘凌的手也被火药爆炸造成的后坐力震裂了虎口,血顺着他的手流下来,滴落而下。
红色喜庆的婚礼,用血来装点。
就在刘凌大婚遇刺的前一天,远在辽国上京的留守辽国二皇子耶律德光丢了一壶羽箭。这件事虽然引起了耶律德光的警觉,但毕竟一壶箭算不得什么值钱的东西,查遍了下面人之后没有发现蛛丝马迹,耶律德光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他实在不确定是自己打猎的时候掉在半路上了,还是回来后被人偷走了。
耶律德光尚武,耶律雄机率军和西夏开战留他在上京,这个闲不住的二王子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带上三五个侍卫跑到荒野红狩猎,是否猎到动物这并不重要,他喜欢的是那种纵马驰骋的感觉。狩猎归来丢一壶箭,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耶律德光没有想到的事,七天后,他丢的这一壶羽箭竟然会出现在幽州。而且,其中一支还插在了他大哥耶律极的后背上。
耶律极遇刺了,幸好他有内穿软甲的习惯,这一箭虽然力度十足,但被软甲阻拦后入-肉并不是十分的深,血流了不少,伤口也不小,不过处理过之后很快就就会康复。后背上的伤不严重,严重的是他心里的伤。
这种箭,他认识。
这是大辽宫帐军弓箭手配备的标准箭矢,在幽州宫帐军的军械库里这样的羽箭足有上百万支。这样的羽箭耶律极也用过,虽然他的箭法比不上他二弟耶律德光,但是在五十米的距离十发七中还是没有问题的。
箭没有问题,问题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来刺杀大辽国未来的皇帝陛下,而且用的还是大辽宫帐军的羽箭。宫帐军的管理制度相当的严格,军械库中每天提出库的羽箭数量都有记录,谁领出去的,领出去多少一目了然。就算是弓箭手和骑兵每日训练用的羽箭,也都是记录在案的,消耗了多少,还回来多少,都有专人清点。
耶律极相信在幽州没有人有这份胆量,他派人查了军械库的记录,今日弓箭手和骑兵训练共领出羽箭一万三千支,出去损坏的羽箭之外,还回军械库一万两千七百八十六支,数量上没有一点差错。也就是说,那十几个刺客朝着自己发射的数十支羽箭绝对不是出自幽州的军械库。
而除了幽州之外,各地驻守的都是州兵,装备的羽箭和宫帐军所用的羽箭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千里范围内,只有幽州驻守着八万宫帐军。
这箭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耶律极把玩着手里的断箭,看着箭尾上刻着的那个字。
上
耶律极当然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上京,没错,这支箭来自上京的宫帐军。他之所以让人查幽州的军械库,怕的是有人盗用箭矢后在羽箭山刻上这个上字。幽州宫帐军的羽箭上刻着的是南。
一支来自上京的宫帐军配备的羽箭能说明什么问题?
耶律极猛地将手里的羽箭再次折断,狠狠的丢在地上。因为用力牵扯到了伤口,疼痛让他的面目变得更加的狰狞。耶律极不是没有被刺杀过,从他十一岁开始到现在,经历过最少九次刺杀,但每一次他都能逢凶化吉。惟独这一次,让他彻底的愤怒了,怒火烧乱了他的神智,也烧出了他的杀气。
他猛地的把桌案上的东西都横扫到了地上,酒杯,奏折,书信都掉落在地上,乱七八糟,正如他此时的心态。
一份奏折掉在地上翻开来,上面的日期是半个月之前的。这是一份从上京转过来的奏折,是汉国皇帝刘卓呈递给大辽皇帝耶律雄机的。远在西夏的耶律雄机收到了汉国使者带来的十架连发火箭,还有这样一份奏折。
奏折的大意是,因为北汉实在无力出兵,请求大辽皇帝陛下原谅。但汉国是大辽的属国,理应为大辽做出贡献。除了用于战场上的十架连发火箭之外,汉国皇帝刘卓愿意将大同府献给大辽国,作为军事据点牵制西夏。
这份奏折后面有耶律雄机的批示,送上京,幽州,给两位皇子传阅。
耶律极盯着那份奏折,眼睛逐渐变得血红。为什么要送到上京去?弟弟耶律德光现在还没有一个实质性的封爵,他凭什么比自己先看到这份奏折?父亲这样做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高速我,他准备改立耶律德光为太子了吗!一个才十六岁的孩子,他有什么能力留守上京?他有什么资格先看到父亲批示的奏折?
父亲已经决定把大同府立为西京了,也就是大辽国第五个都城。西京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将来必然会派重臣镇守,自己在南京这边镇守了多年,对汉人的了解远胜于其他人。西京将来必然会驻守重兵,而自己将是统帅南京和西京数十万兵马的不二人选。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偏偏有人跑出来刺杀自己,图谋的是什么?
耶律极越想越恨,可是思路却偏偏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