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大汉帝国 > 第八十五章 扬帆出海

第八十五章 扬帆出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响起,这是对李广问题的最好回答。

“汉军威武!”李广挥着拳头,大声呐喊。

“汉军威武!”

汉军挥着胳膊,吼着战号,热血奔涌。

秦军虽是前朝之军,可是,那是华夏一脉。当年,五十万秦军奉命南下,平定岭南,书写了热血传奇,尽管后世之人多不知,当时的汉人却是声口相传。眼前这支汉军,就是为了平定岭南而训练的,他们对秦军当年之事极是熟悉,那是先辈的光辉事迹!

今天,他们要重新踏上这条征途,无不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时杀入岭南。

“进军岭南!”

李广猛的拔出环首刀,对着南方用力一挥。

“隆隆!”

惊天的脚步声响起,汉军踏上了进军岭南的道路。

五岭山道上,一条红龙长龙,滚滚南去,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

xxxxxx

灵渠最早称为秦凿渠,后又称零渠,到了唐朝才改称灵渠,一直沿用至今。

湘江和漓江上游相距很近,可是却有数百米的落差,使得两水不能通航。秦代著名的水工史禄设计了灵渠,修出一条六十余里长的人工运河,解决了这个问题。

灵渠的修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重要。秦朝有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两千多年过去了,仍是在发挥作用,四川盆地因而成天府之国。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得关中更富饶,秦国更强,这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灵渠是最后修建的,其作用却是远超前两大水利工程,它把中原和岭南连为一体,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朝以后,历朝历代都在整修,是以两千多年过去了,灵渠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唐朝名相张九龄开凿出了“梅岭古道”,使得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更加便利,灵渠的作用才略有下降。

灵渠的战略作用极大,有人把灵渠和长城相提并论,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由此可见其价值有多大了。

若是没有灵渠,就没有现在的广东、广西,就不会有如今发达的珠江三角洲。

此时的灵渠上,出现不计其数的船只,一艘接一艘,首尾相连,绵延如一条长龙,朝南航行。

正是程不识率领的汉军。这支汉军依然是长沙驻军,给李广和程不识二人各率一部分,李广走陆路,从五岭南下,程不识走水路,从灵渠进军。

当然,船上不仅有兵士,还有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是没有粮草,汉军到了岭南,依然是难以行动。

“若是没有灵渠,哪能如此便捷!”

程不识望着首尾相连的船队,不由得大是感慨。

再瞧灵渠,水流有缓急,为了减缓水流,便于航行,灵渠中设有不少斗门,又叫陡门,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船闸。

灵渠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有很多奇思妙想,让人叹为观止,程不识一一瞧来,又是一番惊叹。

xxxxxx

冶县,码头上,集结了上百艘楼船。

楼船,顾名思义,就是象楼一样的船只。楼船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吴越争霸之时,吴国和越国就拥有数量不少的楼船,先后与楚国发生水战,用的就是楼船。

楼船上的船工,站立船舷而旁,正在待命。

“闪开!闪开!”

一队兵士骑着战马前来,大声吆喝。

来来往往的百姓忙闪到道旁。

“这是做什么?”百姓大是惊讶。

“快看,那里有楼船。”

“好多的楼船。”

楼船早已有之,出海必用之具。在这码头上,楼船根本就不稀奇。可是,如此多的楼船停在这里,还真不多见。

“瞧,那些楼船很深,装的是什么?”

更有经验丰富的百姓一眼便看出,楼船有些不同,吃水很深。楼船一般用于出海,每次出海,必有很多艘。可是,也没有如此多,还是吃水甚深,要他们不惊奇都不行。

“快瞧,那是汉军!”

“汉军怎么到这里来了?”

这里的百姓是闽越之民,虽然刚刚归降汉朝,一是汉军的号令极严,对闽越百姓秋毫无犯,比起闽越的军队更受百姓爱戴。二是闽越之民多受中原文明的影响,深知汉朝的富饶,对汉朝早就向往之了。崇谷一战,邹郢成擒,阻止闽越与汉朝交往的最后壁障已经不复存在了,闽越百姓反倒是欢喜。

在百姓的议论声中,只见一队汉军排着整齐的队形,开了过来。

明亮的盔甲,红色的军服,他们的开进,就象一片涌动的海潮,声威壮盛。

“好雄壮!”百姓发出一阵惊讶声。

汉军本就比闽越军队装备更加精良,训练有素。这支军队就是卫青统率的三千会稽驻军,他们的任务就是出海,去收东鯷。卫青接手之后,对这支汉军进行了编组,训练。卫青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统帅,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在他的打理下,这支汉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是三千人,行进间跟数万人没差别。

卫青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中间,格外显眼。

此时的卫青,比起刚做上校尉时又有所不同了,除了精悍、壮硕外,多了几分沉稳之气。

将军是打出来的,是历练出来的。卫青虽是拥有杰出的军事天赋,也需要历练。自打奉命,准备收东鯷后,他就独自处理军务,周阳不加干预,对他的历练有莫大的好处,这短短时日,就发生了如此变化。

要是再假以时日,卫青一定会成长为一员不可多得的名将!

卫青的号令极严,行进中的汉军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东张西望,目视前方,大步前进。

很快就来到了船边,一队队汉军在卫青的指挥下,上了楼船。

楼船上装的是粮草,还有一些战马。

粮草就不用说了,东鯷还未开化,粮食供应有些困难,自然是要带上的,这是楼船吃水深的缘故。

东鯷多山地、丛林,不便骑兵发挥。可是,带上战马,便于传递军令。

卫青最后一个登上楼船,手扶在船舷上,朝岸上一望,长吸一口气,大声下令:“出发!”

“起锚!”

船工吼一嗓子,立起传出一阵吆喝声,楼船缓缓开出码头,进入大海。

数十艘楼船,组成一个巨大的船队,朝着东方航行。

卫青站在船头上,手按在刀柄上,胸口微微起伏。

他从军不到一年,就当上了校尉,还给周阳委派了如此重任,独当一面,任谁都会激动,卫青亦不例外。

“一定要收了东鯷!”卫青暗暗告诫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