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杨柳依依
杜文浩听她说得可怜,心头一软,便想答应,眼角一转,看见了德妃车里她的贴身宫女嘴角露出的一抹微笑!
这宫女的主子正在自伤自怜,她作为贴身宫女,一定是德妃的亲近,为什么却嘴角露出微笑?
杜文浩心念如电,立即明白,德妃这一切都是在演戏!
德妃在三千佳丽中能得到皇上的青眼垂爱,并能一直保持宠爱数年,绝对不是一般的女子。自己一个太医院太医,她凭什么又请喝酒又讲故事还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要认自己作弟弟?世界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她这样绝对有自己的理由!
这个理由再简单不过了,杜文浩脑袋甚至还没转上一圈,便已经想清楚了,德妃看中的不是自己的小白脸,而是自己在太皇太后、皇太后面前的红人地位!
自己一个药铺坐堂大夫,未入流的太医局教授,青云直上直接担任御林太医院院判(副院长),并奉旨后宫侍医,升官如此之快,有宋以来只怕没几个。凡是鼻子比较灵的人,一定都能从中嗅出什么味道,稍稍打听一下便可知道,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的懿旨。也就知道,自己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大红人。
这个江山本来是太皇太后家的,因故让给了现在的皇帝,所以皇帝对太皇太后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礼敬有加,包括王安石变化这样皇上最大的改革大手笔,最后都不得不听太皇太后的,两次罢免王安石的宰相之职。
而皇帝的老娘皇太后,十多年痛经,死去活来,经自己医治之后,已经将疼痛止住,皇太后欣喜若狂,重重赏赐了自己,而且逢人就夸。这件事后宫已经无人不知。
皇上是个大孝子,得到这皇上最敬爱的两个老女人的宠信,就是得到皇上的宠信,自己就是这两个老女人面前的大红人,德妃如此精明的人,怎么会不钻这个空子哩?只要自己将来在两个老女人面前替她美言几句,指不定就能重获皇上恩宠了。
杜文浩看清这一点,心中没有一点得到别人追捧的喜悦,有的只是后脊梁一阵的寒意,在后宫,为了达到目的,无事不用其极,这德妃的表演才能也真是没说的,换到现代社会,绝对是超级巨星,奥斯卡最佳女主人选。她却想不到她身边的宫女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泄露了所有的一切!
这也就是一闪念的工夫,杜文浩便已经想清了一切。望着德妃渴望的眼神,一时却不知该怎么办?拒绝?还是接受?
德妃根本不知道杜文浩脑袋里翻江倒海,脸上凄苦神情更是让人疼惜:“原以为找到了一个知心之人,却没成想……,唉!罢了……”
杜文浩瞧着她那双迷蒙的眼睛,真是我见犹怜,难怪皇上逃不掉她的温柔陷阱。想起第一次进宫时焦公公提醒的话,后宫十分复杂,自己在后宫侍医,一定要多栽花,少栽刺,多结朋友,少结冤家,才能顺风顺水,得心应手。
焦公公这话发自肺腑,也是他一辈子经验之谈。但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往往容易走偏。现在面对德妃的认姐弟的建议,杜文浩脑袋转了几转,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接受,因为接受的利比弊多。
须知这德妃毕竟是皇妃,是曾经得到过皇上恩宠的妃子,山不转水转,谁知道将来德妃是否还会重获皇上恩宠?再说了,现在自己跟着德妃出来省亲,尽管是奉旨陪伴,随时医治,但瓜田李下的事情谁说得清?认了姐弟,将来有什么闲言碎语,都可能用姐弟来搪塞,多了德妃这个姐姐,将来后宫就多一条门路。
杜文浩在马上躬身施礼:“多谢娘娘……,啊不,姐姐!多谢姐姐抬爱,愚弟这厢见过姐姐。”
德妃顿时眉开眼笑,眉目含情瞧着他:“嗯!这就好,从今以后,姐姐在宫里就不孤单了,文浩,我给你讲,我小名柳儿,这小名宫里只有万岁爷知道,你可别外传了去!”
“是,柳儿姐姐。”
德妃粉嫩的脸蛋微有潮红,脆生生答应了,斜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扭脸望向远方。
马车前行,两边的柳树渐渐多了起来,随风飘荡,如情人温柔的抚摸。德妃俏脸慢慢充满了往事的回忆,一脸的幸福:“这些柳树都这么大了!唉!”
“是啊,真美,在林荫道里穿行,真是舒服。”
“算你有眼福,要是早些年来,这里是没有柳树的。”
“哦,原来这些柳树都是新近长起来的,哎哟这些柳树肯定知道柳儿姐姐要回家省亲,所以相约着一起跑来这里,两边候着等你回来呢。”
“德行!”德妃娇嗔地瞅了他一眼,“油嘴滑舌的没个正经!告诉你吧,这条道以前两边是有树的,只不过不是柳树。”
“哦,原来以前种的是槐荫树!”
“谁说是槐荫树了?”
“柳儿姐是天上七仙女下凡,来迎接的自然就是槐荫树了!”
德妃俏脸微红:“我哪能跟七仙女相比,你说这槐荫树迎接七仙女是怎么回事?”
这是黄梅戏《天仙配》里的一则,杜文浩不敢确定宋朝是否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便问道:“你知道董永和天上织女星的故事吗?”
天仙配的故事最早出自东晋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大致内容与天仙配相同,所以宋朝人知道这故事。德妃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卖身葬父的董永与织女星配成夫妻的事,是吗?”
杜文浩喜道:“是啊,织女其实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因为钦佩董永的孝心,下凡想与他配成婚对,就在一棵槐荫树前拦住了董永,表露了心迹。董永感激之余,却不愿意连累对方,所以拒绝了。董永当时是这样唱的
大姐说话欠思忖,
陌路相逢怎能成婚?
何况我卖身傅家去为奴,
怎能害你同受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