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

第一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

“皇上,南朝拥有海军优势,要是南朝海军出现在黄河上的话,会对我军的集结产生很大影响,臣以为我军应该尽快渡过黄河,在汴京集中。”桑哥不无忧虑地说。

巴布尔和贴木儿他们对此也是深表赞同,道:“是啊,皇上。大军应当一刻也不停地渡过黄河。”

忽必烈看着地图道:“你们所言很是有理,朕已经下旨征调民船,大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渡过黄河。”顿了顿,道:“为了把各种物资运往中原,朕还下旨在渡口附近修建炮台,加强守卫。即使南朝的水军到来,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战争的消耗本来就不小,象中原决战这样的大战,消耗就更大了,要是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不能把战争物资运到中原的话,后果可以想象得到。

这的确是深谋远虑之举,巴布尔他们不得不佩服,道:“皇上圣明!”

此时,他们对忽必烈是佩服万分,然而,时隔不久,他们才知道他们上了一个大当,因为郑静和根本就无意于拦截他们渡过黄河。等中原变成一个大囚笼,蒙古军队进不得的退不得,等着被围歼时,他们才明白他们急于渡过黄河,等于是把自己推上绝路。

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要是蒙古大军不渡过黄河,赶赴中原的话,中原一失,南宋的实力就会更加强大,到那时不要说大都能不能保住,就是蒙古大草原能不能保不住都很成问题。正如忽必烈感叹的那样:“中原决战朕犯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那就是把大量的军队投入到中原。可是,要是不投入这么多军队的话,中原会丢掉,大都紧接着就会丢掉,继而大草原也会丢掉。这就是赵祺高明之处:让朕不得不自动送上门去。”

李隽一向神奇,他如此说,很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早就成竹在胸了,李隽每次都有惊人之举,这次必然不会例外,廖胜功他们凝神静听。

果然,李隽走到地图前,用竹节鞭指着地图,道:“中原地势平坦,是华夏的腹心之地,多平原,少山地,一马平川,很适合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机动作战。所以,中原决战的重任就要着落在骑兵身上,要由骑兵来完成大纵深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重任。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朕才决定把除了解将军和赵佥将军指挥的玄甲骑兵以外所有的骑兵集中起来,放在中路。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几个:一是便于指挥;二是便于集中优势兵力,给忽必烈以致命的一击。”

廖胜功赞不绝口,道:“皇上这个主意非常高明。皇上,以臣之见,应该把二十万骑兵集中起来,组成一个独立的突击集群,等到战机一成熟,果断地投入,给鞑子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廖将军的主意不错,贫道也是这样认为。”清风子不住点头,道:“不过,集中这么多的骑兵,打击的力度固然非常之大,但是,需要广阔的空间,足够的地域,这点需要计算进去,其他的部队,特别是中路军应该为骑兵的投入创造必要的条件,比如战机、道路、战场。”

张世杰沉思着道:“如此规模的骑兵投入是我朝历史上的第一次,臣很是振奋。由于骑兵的大量投入,步兵这些步种的作用有所降低,但是,臣还是很愿意为骑兵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帮助。这点,皇上尽管放心。”

李隽爽朗地笑道:“张将军真实诚人也!骑兵的投入,你的中路军的作用将不再是主力,而是辅助力量,你能够从大局着眼,顾全大局,真国之栋梁。”

“皇上过奖了。”张世杰谦道:“驱逐鞑虏,光复河山,张世杰所愿也,就是让臣去死,臣也甘之若饴。”

张世杰的一生是为了光复故国而奔走不息的一生,他的军事生涯有稳定淮西的辉煌,也有第一次焦山水战的败绩。无论是胜,还是败,他光复故国的志向始终未改,这点谁都得承认,谁也不会认为他是在说漂亮话,都会认为他说的是真心话。

杜大用慨叹道:“张将军是吾辈楷模也!”

在坐之人,除了陈兴道这个越南名将以外,哪一个不是久存光复中原之志,甘把一腔热血洒在中原大地,他这话立即引起一片感叹。

“这就要求把骑兵集中在一处,或是为数不多的两三处,实施强大的突击,不断地运动, 插入敌人的纵深,在忽必烈最为虚弱的地方出现,实施致命的一击。当然,还可以拉一张大网,把忽必烈的军队包围起来,再分而歼之。”李隽接着阐述他的思想:“为了保证胜利,其他兵种,特别是步兵要随后跟进,提供必要的帮助。”

廖胜功脱口道:“此种战法好象雷霆闪电,迅如飘风,让人无从捉摸,无所适从,就叫闪电战吧。”

“对,廖将军说得太对了。”李庭芝是率先赞同,余下诸人也是没有二话。

“还闪电战呢,哪来的坦克?那位被称为恶魔的元首提出的闪电战思想是建立在装甲部队基础之上,而我的这战速战速决的思想居然和他拉上关系了,真是奇哉怪也。”李隽在心里如是想,道:“这种打法的要点在于:快准狠!快是指行动一定要迅速,要不断地机动,让敌人来不及做出反应。准是指一定要找到敌人的弱点下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这点需要灵活处理。狠嘛,当然是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清风道长摸着白胡子,直点头,道:“至理名言,至理名言呐!快准狠,字字金玉之言,贫道眼界大开。”

他的话又得到群臣的认可,赞叹不已。

其实,这种脱胎于二战的装甲战理论的作战方式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新奇,对于古人来说却是很了起的事,很新鲜的事,要他们不赞叹都不行。

熟悉战史的朋友都知道,闪电战思想是那位名声不好的元首提出来的,他分析了德国的战略形势,不利于两线作战,必须要找到一种方法,实施闪电突袭,要敌人在来不及作出反应的情况下就给打倒。

一种美好的构思需要一种美妙的工具才能实现,他一直找不到实现他理论的战争手段,直到在一次阅兵式上看见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部队,他知道他找到了他需要的工具,不住地自言自语“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我需要的东西”。紧接着,古德里安就给任命为装甲兵总监,开始大量组建德国的装甲部队,才有了二十四天打垮数百万英法联军的胜利,才有让北极熊损失惨重的“巴巴罗萨”计划。

要是把闪电战理论归结为元首创造,其实有些不对,德国人早就在研究闪电战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差点闪电成功。

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集中装甲部队从阿登地区突破,通过阿登地区的装甲部队排成三个纵队,长达千余里,实施纵深突击。德国实施的这个计划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是以计划提出者曼施坦因的名字命名的。

曼施坦因计划其实是一个闻名全球计划的翻版,这个计划就是著名的“史利芬计划”,史利芬计划在一战后写进了教科书,供人们讨论,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富天才的作战计划之一。

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要求集中优势兵力,从右翼进行快速机动迂回,直取巴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拿下巴黎,迫使法国投降。因而,右翼是关键所在。史利芬将军最为担心的就是执行者认识不到右翼的重要性,他在弥留之际还在念着“右翼,右翼”。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非多余,这一计划的执行者小毛奇将军果然没有意识到右翼的重要性,从右翼抽调了八个精锐骑兵师去加强中路大军,等到右翼快速推进到巴黎城下后,再也无力对巴黎发起进攻。才给法国人调集兵力,保卫巴黎赢得了时间,才有后来的那些著名的会战,最后打成了没完没了的阵地战,最终导致德国的失败。

要是说闪电战思想是那位名声不太好的元首极力提倡,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话,那就很正确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